南京地铁7号线率先实现地铁铺轨全工序无轨化施工 为全国首例

导语 南京地铁7号线最新建设进展来啦,马家园出入段线至仙新路车站施工中,首次实现了全工序无轨化铺轨试验。

  2020年12月17日,在南京地铁7号线马家园出入段线至仙新路车站左线盾构区间,首板道床浇筑完成,标志着南京地铁中铁十四局项目全工序无轨化铺轨试验成功,为后续铺轨创造了条件。

  这是在全国范围内首次真正完全实现全工序无轨化作业,也是南京地铁认真落实按照市委市政府“四新”行动要求,推动“新基建”加速发力,不断深化创新工艺的具体举措。

  “无轨化铺轨”是什么

  “无轨化铺轨”是指用轮胎式轨排车、轮胎式铺轨机、自变形混凝土罐车取代传统的轨道平板车、轮轨式铺轨机、混凝土料斗进行铺轨的作业方式。

  相较于传统的地铁铺轨,“无轨化铺轨”不仅施工速度快、工序简单,而且使用灵活、转场方便、自动化水平更高,极大的提高了施工效率,降低了施工成本。

  工序简单,施工速度大幅提高

  传统的轮轨式铺轨机本身需要依靠轨道才能行走,工序比较繁琐。而现如今使用的轮胎式铺轨机就不存在这个问题,设备一来,调试完就可以进洞施工。并且可以自由变跨以适应不同工况,便捷且高效。并且也可以避免对隧道结构的损坏,更好的实现了对隧道管片成品保护的目的”

  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,减少了人工、周转料的使用,降低了成本,还避免了各种工序间的干扰,大大加快了施工速度。

  自由组合,地铁隧道里的“变形金刚”

  以往的地铁铺轨施工中,轨道平板车只能依托于轨道运输,南京地铁7号线使用的轮胎式轨排车经过改进,不仅可以运送轨道板、扣配件、钢筋等多种物料,还可以运输轨排,且不依托道床钢轨,这有效解决了地铁铺轨中轨排无轨化运输的难题。

  轮胎式轨排车在无轨化铺轨施工中起到“万用运输”的作用,可以实现全工序的一次性施工,且各工序间互不干扰,工作面相互独立,通过轨排正运-轨排倒铺-混凝土倒筑的施工顺序,真正实现全工序的无轨化施工。

  减少中间环节,保障质量安全

  道床浇筑的环节中,新拌混凝土的运输至关重要。传统施工中,混凝土运输需要至少3次转运,过程中灰浆流失会导致混凝土质量降低。自变形混凝土施工车的投入使用,不仅解决了混凝土远距离运输用时长,转运环节多的问题,而且运输过程中,混凝土得到充分的搅拌,大大提高施工效率,对工程质量更有保证。

  南京地铁7号线北段共有37.729公里参与此次“全工序”无轨化铺轨试验,该项目自进场以来,积极统筹,大胆创新,配足施工资源,升级改造工装,为后续施工做足准备。

  此次“全工序”无轨化铺轨试验成功,为顺利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奠定了基础,为地铁建设按下“加速键”。

温馨提示:微信搜索公众号【南京本地宝】,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【地铁】可获南京已运营地铁运营时间/车票价格/乘车指南/沿途风景及在线铁路最新消息等。

相关推荐

热点推荐

 

最新阅读

分享本文到:

关闭
关注更新
返回首页